說起DNA親子鑒定,不少人都知道那是目前認定親子關系最權威的辦法。不過,一些人雖然知道DNA的權威性,但又滿腹狐疑:兩個長得很像的人,怎么不存在親子關系?現在的DNA親子鑒定和我國古代的“滴血認親”方法,它們有什么不同之處?為解開讀者們心中頗多的疑惑,近日,記者特意走進了經司法部依法批準成立的上海市第一家親子鑒定機構——上海親子鑒定中心法醫物證司法鑒定所,見證了DNA親子鑒定出爐的全過程,為讀者朋友揭開DNA親子鑒定的神秘面紗。 揭秘一 我們長得像,怎么不存在親子關系? 本報一直關注的16歲美國少女——月秋跨洋尋親的故事,在去年12月份,前來認親的兩對父母和月秋做完DNA親子鑒定被排除親子關系(詳見本報去年11月19日至12月30日相關報道)。 如今4個月過去了,但這其中的一對夫婦,卻仍對鑒定結果耿耿于懷,他們多次詢問記者:月秋和他們長得那么像,怎么可能不是自己的親生女兒?為了讓這對夫婦放心,記者又聯系之前幫月秋做DNA親子鑒定的司法機構,請求他們再次做了DNA鑒定。可鑒定結果還是一樣:排除這對父母和月秋存在親子關系。 事情到此本該結束了,可這對夫婦還是心存疑慮:是不是因為月秋從小便被抱到美國生活,喝了那邊的水、吃了那邊的飯,導致基因變化了呢?除了這對父母,一位長期關注該報道的先生也多次聯系記者,堅持對這鑒定結果表示異議。 就此,上海親子鑒定中心法醫物證司法鑒定所所長、我國著名的輸血醫學和血型參比學、免疫遺傳學及親子鑒定專家、蘇德琦先生很肯定地表示,月秋雖然身在美國,但只要她沒進行過全身性、大范圍的換血,那她身上固有的基因、血樣等,都是不會發生任何改變的。而且科學也證明:長得像未必存在親子關系。 據蘇德琦介紹, 除了真正的雙胞胎外, 每人的DNA是獨一無二的。因為如此,所以目前用于親子鑒定最為有效的方法就是DNA鑒定。DNA親子鑒定判定親生關系的理論依據是孟德爾遺傳的分離律。按照這一規律,在配子細胞形成時,成對的等位基因彼此分離,分別進入各自的配子細胞。精、卵細胞受精形成子代,孩子的兩個基因組一個來自母親,一個來自父親。因此成對的等位基因也就是一個來自母親,一個來自父親,鑒定結果如果符合該規律,則不排除親子關系;若不符合,則排除親子關系(變異情況除外)。
|